爱游戏ayx首程控股(00697.HK)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超80%,传统业务稳健增长,机器人创新及多线战略齐驱并进

爱游戏ayx2025年5月13日中午收盘后,港股上市公司首程控股发布了一季度业绩。

数据显示,公司于2025年一季度拥有人应占溢利约港币2.13亿元,较去年同期约港币1.18亿元上升约80.5%,其中包含本公司从已于期内完成之部分股权投资交易中获取的投资收益。营收层面,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3.52亿元,其中资产运营收入为2.58亿港元,同比增长27%。

本次业绩对于首程控股而言,一方面是对公司“资产循环”的独特商业模式的认可,另一方面,放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机器人行业“奇点临近”的背景下,首程控股在机器人生态方面的布局与耕耘,正在成为公司的新的增长曲线。

此外,公司自去年开始连续实施的回购,也反映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1 资产运营业务增长27%,规模及运营效率稳步增长

公司的“资产运营”板块主要分为停车资产运营和产业园区资产运营两大业务。其中停车资产运营方面,公司持续在核心城市密集布局高周转的停车资源。由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停车楼项目于2025年2月投入运营。

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日均旅客吞吐量为12.8万人次,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机场之一。而该机场T5航站楼停车楼项目拥有超5,200个车位,是首程在西部的超级交通枢纽项目。

去年是公司机场停车资产管理增长大丰收的一年。2024年内,公司新增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停车楼项目。到目前,加上已投入运营的西安咸阳机场,首程控股已完成了交通枢纽类项目全国范围内“东西南北中”全方位网络贯穿式的业务布局。

同时,公司在运营科技方面持续投入、积极推动数智化转型,完成了停车管理速驿客V3系统迭代,并全面搭载DeepSeek,通过AI技术赋能,优化泊车调度、提升车牌识别效率、车辆进出场管理和使用者服务水平,助力“智能停车运营”全面升级,提高停车资产运营效率。

此外,公司基于停车资产的使用场景,积极拓展周边相关的增值业务,最典型的模式就是“停车+充电”。目前公司已获得部分停车资产之上附着的充电站项目,预期能够带来后续停车收入和充电收入的双重增长。

就产业园区运营板块而言,与停车板块交相呼应、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公司在管面积超过100万方,已有多个成熟项目落地并贡献收入。另外目前还有超过1000万方的园区储备面积。

2 股权投资业务打造机器人最佳投资组合,机器人公司即将实现收入

公司的资本融通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及REITs板块。先看股权投资,今年春节,央视春晚的机器人热舞惊艳全场;而刚刚过去的4月,北京更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马拉松”。而不论是“跳舞机器人”背后的宇树科技,还是亦庄机器人马拉松的夺冠选手“天工Ultra”的制造企业——他们的背后投资者都是首程控股。

首程控股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创新的潜力,坚定看好机器人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积极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不夸张地讲,首程控股几乎持有中国机器人板块最好的投资组合。

公司2023年与北京国管联合成立100亿元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截至目前已投资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在内的一批优质机器人公司。今年以来,更是完成多项投资,包括图湃医疗、自变量机器人、星海图、云鲸等,进一步促进被投企业的产品的迭代升级。

为更好地布局机器人行业,今年2月,首程控股成立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通过销售代理、租赁业务、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服务,着力加速以人形机器人企业为代表的优质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进程,推动“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服务能力。预计该公司今年就会有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和利润,不仅验证这一模式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商业化能力,更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整体式,公司从资本、场景、生态三方面发力,挖掘机器人行业成长价值。1)资本输血:为成长期企业提供战略投资;2)场景造血:开放停车场库、首钢园区等场景资源,帮助企业实现场景落地、加速技术验证从而实现产品迭代;3)生态补血:即通过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资产运营业务中的停车资产运营与产业园区运营两个板块的业务中,存在大量落地场景。这将为机器人产品提供全方位落地场景支撑,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能实现公司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融通。

2025年一季度,云鲸入驻本公司在管的融石广场项目,融石广场为云鲸开辟2,000平方米的园区应用场景,并向其开放物业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接口,通过“空间×科技×资本”的三维赋能,助力其在真实运营中完成算法反复迭代。

未来2~3年,首程控股将再投资40~50家顶级机器人公司,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场景落地,同时机器人公司将开始为企业提供产业链服务,这些将为公司带来业绩的释放。

3百亿平准基金落地,REITs业务持续构筑“朋友圈”

资产融通的另一大重要组成——REITs板块——与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形成了有机的协同关系,形成了以REITs为基石的“募、投、管、退”全周期资产管理闭环,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

今年3月,首程控股与战略伙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立52.37亿规模的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基金,主要通过战略配售的方式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基础设施公募 REITs)首次发售及扩募发售的战略配售基金份额,以及及通过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等非公开交易方式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流通份额。

通过REITs业务,公司不仅能够获取作为发行人的收入,而且可以对自身所运营的资产进行“REITs化”,即证券化发行。这样不仅盘活资产,提升效率,而且有助于降低公司自身的财务杠杆与经营风险。

此前,公司将资产管理业务通过REITs的形式实现证券化不乏先例。比如,在去年12月9日,公司完成发行“国君-首程控股智慧停车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产品以北京、重庆、佛山等三大城市的停车资产作为底层资产,发行规模为3.7亿元,优先级利率2.4%,认购倍数达2.07倍,发行期限为18年。该产品吸引了多家投资机构积极认购。这样的商业模式对于首程控股而言,具有很高的护城河与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想抄都抄不来的”,具有很高的稀缺性。

REITs业务与公司所持有的资产相结合,就实现了资产循环。而在理论上,这个模式可以实现一个永续发展。因为资金可以不断地循环,而公司所对应的资产版图会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REITs板块也将与首程的机器人业务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市场上已发行的REITs产品主要由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本身就是机器人应用的重要潜在客户,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首程通过投资REITs,与这些头部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有助于推动旗下机器人产品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与推广。

与此同时,规模扩大通过的并不是传统的举债模式,而是灵活利用公司在商业布局上的杠杆而非财务杠杆,因此是不需要借助银行资金来实现,而从财务报表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健康。

4 高速增长的新起点

早在2016年,首程控股实施战略转型,逐渐摆脱了最初的重资产的商业模式,转而将资产运营作为发力点,建立了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商业模式。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此后随着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及运营效率稳步增长,以及科技和人工智能理念和应用的普及,公司的商业模式步入“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的新阶段。

而疫情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且呈现出一日千里的节奏。就在chatGPT横空出世不到两年的时间里,AI Agent(智能体)、智能驾驶、甚至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概念喷涌而出。面对这样的现状,公司果断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在科技领域的布局边界,成立了机器人大基金,致力于构建机器人行业大生态。这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基础设施运营商向智能产业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目前,公司的资产运营及资产融通板块实现了最有机、最高效、也是最密切的商业协同。比如,股权投资的被投公司大多为科技公司,其科技成果往往可以反过来支撑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业务的降本增效、甚至AI智能化。此外,公司资产运营板块的具体业务也为被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充分的落地场景。

最后,随着机器人板块乃至整个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首程控股作为“持有中国最好的机器人与科技初创企业投资组合”的股权投资人,有望成为科技“奇点”到来以及爆发式增长的最大受益人。而这些最终都将体现到公司的财务业绩。

站在未来,反观当下,首程控股正处在潜在的高速成长的新起点上。

爱游戏ayx交投活跃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连续“吸金”,规模、份额不断突破新高!机构普遍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量

爱游戏ayx截至2025年5月15日 14:15,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盘中换手9.28%,成交1.20亿元。

截至5月14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最新规模达13.98亿元,最新份额达10.46亿份,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42亿元。

消息面上,日前,马斯克在投资论坛上预测,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最终将达到数百亿,从而彻底改变全球经济。高盛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540亿美元;业内其他机构则更乐观,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中国占比超75%。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成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机器人方面,近期特斯拉订单等预期持续催化,维持年内规模量产指引,当前或临近定点量产节点,行情预计将进入“去伪存真”的验证期。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大多处于小批量订单或送样测试阶段,相关业务对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贡献有限,个股业绩仍主要依赖传统主业支撑。

关联产品: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追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选取业务范畴属于机器人产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反应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表现。

联接A:020972

联接C:020973

爱游戏ayxETF资金榜 | 机器人ETF基金(159213):净流出3203.40万元,居可比基金前二

爱游戏ayx       2025年5月8日,机器人ETF基金(159213.SZ)收涨0.95%,成交4324.22万元。净流出3203.40万元(净赎回份额*单位净值),居可比基金前二。

       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连续4天资金净流出,累计流出1.20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资金流出也带来了份额的减少,该基金最新份额较前一日减少3000.00万份,跌破1.20亿份,居可比基金倒数第一。与此同时,该基金最新规模跌破1.20亿元,居可比基金末位。

爱游戏ayx首程控股(697.HK)布局红利释放,机器人基金回报率跃升300%

爱游戏ayx中国基础设施服务商龙头首程控股(697.HK)正在加速其科技化转型步伐。近年来,公司持续重仓机器人产业,在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等多个关键方向进行了系统性布局。在管理层看来,这是一场深度的产业变革,也是一次战略性的资本押注。首程控股董事会主席赵天旸在近日的一次公开交流中,系统阐述了公司在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逻辑、成果及未来展望。

产业资本的长期主义 聚焦长期价值穿越周期

早在五年前,首程控股便开始关注机器人技术发展动向,并逐步将其纳入公司的长期战略框架之中。赵天旸介绍,2023年12月公司与北京国管合作设立百亿规模“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专门聚焦机器人产业早中期投资,旨在构建“投资+产业协同+场景落地”的一体化平台。

“我们不是‘追风’而是‘看趋势’。机器人是我们坚定看好的未来基础设施技术,周期长、门槛高,但一旦突破,其产业价值将极其可观。”赵天旸表示,首程的目标不仅是获取财务回报,更是通过场景优势与资本能力,推动机器人技术的真正商业化。

据了解,基金目前已投出多家代表性企业,包括银河通用(工业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四足/人形机器人)、云鲸智能(清洁机器人)、未磁科技(工业视觉)等,投资方向涵盖本体、算法、传感器与终端应用等关键领域。

打造“机器人+不动产”生态 以场景撬动产业闭环

在外界看来,机器人投资似乎与首程控股“不动产基础设施管理”的传统主业关联不大。但赵天旸指出,这正是首程的核心优势所在。

“我们拥有大量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空间资源,如停车场、园区等,这些都是机器人应用的天然试验田。”他进一步透露,公司已专门设立“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用于承担机器人销售、服务集成、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真正打通“投-研-产-用”闭环。

首程控股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康雨补充表示,机器人不仅是科技硬件,更是一种“空间智能化”的核心载体。“当机器人进入物理空间之后,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也为数据采集、客户触达提供了新的通路。我们希望在这一点上率先实现融合落地。”

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 下注“科技周期早期红利”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频频成为资本追捧热点。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均已涉足该赛道,国内如傅利叶、优必选、银河通用等公司亦在快速推进技术突破。

赵天旸表示,人形机器人虽然尚未形成成熟商业模式,但其技术密度与带动效应最强,具备“平台型产品”的潜力。“其难度极高,但也最能倒逼技术全链路协同。从芯片、算法、驱动、交互到制造体系,人形机器人是智能化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从产业节奏来看,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或许并不遥远。一些头部企业已有计划在2025年实现千台级交付,工业与专业场景的落地速度正在超预期推进。

“今天人形机器人落地难,就像2007年智能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十几年后回看,它就是那个关键拐点。”赵天旸指出。

在投资策略方面,首程秉持“创始人驱动”的判断逻辑。赵天旸坦言,企业是否具备长期穿越周期的能力,核心看创始团队是否有产业深度、组织能力与认知格局。

“理想汽车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创始人有坚定的信仰与落地能力,公司在各个技术节点的判断都极具前瞻性。”赵天旸也直言,“我们当年对理想投得不够果断,希望在机器人赛道能投得更足、陪得更久。”

当前首程控股正同步推进“两个动作”:一是持续加码现有被投企业的后续轮次,与头部企业深度绑定;二是围绕核心零部件、传感器与高性能驱动等方向快速补位,覆盖产业链关键空白。

“我们关注的是长期逻辑与行业格局,而不是短期的收入表现。很多被投企业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尚未盈利,但那正是我们进入的最好时机。”赵天旸对媒体表示。

收益翻3倍  估值体系有望重塑

尽管机器人业务目前仍处早期,但赵天旸透露,部分项目已带来可观的账面收益,机器人投资基金整体账面回报已经超过3倍,并对公司整体资产回报率形成了支撑。首程在2024年延续高比例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超10亿元港币,持续释放股东回报。

市场关注的另一焦点,是首程控股是否会因机器人业务的推进而实现估值体系的切换。对此,赵天旸认为,“我们依然是一家服务中国基础设施管理的公司,但我们正在用科技手段去重构这些空间的价值结构。”他指出,未来若机器人业务形成稳定盈利模型,将具备科技型企业的估值锚点。

“资本市场会在时间维度上重新定价那些看得更远的公司。”他说。

结语:科技跃迁中的“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AI技术的快速突破,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通用智能+自动执行”的加速通道。而首程控股正试图通过其独特的“场景+资本”模型,成为这场产业跃迁中的关键推手。

赵天旸最后强调,首程控股未来五到十年仍将坚定深耕机器人领域。“这不仅是一次投资,更是一场产业重塑。我们相信中国会诞生世界级的机器人企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他们背后最可靠的支持者。”